上次看完戲,朋友開玩笑說等觀後感應該要等兩個月,結果一語成讖。
「淡水小鎮都變鹹水小鎮了」。她說。
因為時間有點久,記憶中的畫面可能跟實際劇中有點錯亂,說不定還有些是我自己的腦補,請印象深刻的人就不要太深究了,反正我寫記憶都是寫感覺印象,不太強調與真實的精準吻合的。
然後,果陀,淡水小鎮。
==============================
劇名:果陀.25周年特別紀念版.淡水小鎮
時間:2014/6/14 19:30
長度:3小時
地點:台中.中山堂(https://goo.gl/maps/QofCS)
座位:1樓14排4號
演員:曹啟泰 、李沛旭、蔡燦得 領銜主演
座位感想:
因為以恩小妹妹的幫忙,讓我用折扣後的價格買到這中間的位置,14排雖然跟我以前常坐的第十排左右位置比較起來較後面一點,可是因為位置在幾乎正中央,所以視野當然不用說。
==========================
每次看戲前,或多或少,對該戲都會有一點了解。
或許是角色,或許是故事內容,或許是劇名。
最近有好幾部,都只是對劇名感到熟悉,然後就衝的。
行前其實根本不知道演員有誰,在演些什麼。
我覺得這反而也是一種樂趣。
淡水小鎮也是這樣的一部作品。
對我而言,看戲跟看書一樣,好不好看,是否著名,都不重要,有時只是緣份使然。
淡水小鎮剛開始宣傳時,我只是在FB上po文提到感興趣,雖然我根本不知道我對這劇名為什麼會有印象(說不定根本沒有),然而一向很貼心的以恩小妹妹,就傳了果陀會員的訂購單給我,跟我說可以回傳真享會員折扣。
這就是我說的緣份啊,老實說如果以恩沒有傳給我訂購單,以我常常雷聲大雨點小的隨性個性,說不定最後就會錯過這部戲。
然後巡演結束後才在那邊靠腰,如此不斷loop。
=======================================
開演前,買了本節目手冊,然後才開始稍微了解這部劇。
說到節目手冊,其實真的只是一種紀念,有時內頁的廣告就佔掉一大半,總覺得會讓人不小心當廣告單丟掉。
淡水小鎮是由導演梁志民改編自美國劇作家懷爾德的作品《Our Town》,描述小鎮上的一個世代,關於「人生」的故事。
這劇前後演出七個版本,角色也換了好幾位,這次25周年紀念版,主演的是曹啟泰李沛旭蔡燦得。
全劇共三幕,小鎮的開始,成長,及人生終點。
曹啟泰是全劇的點睛角色,飾演舞台監督,說書人,說著小鎮居民的故事,掌控時間的流逝,觀眾隨著他的引導,參與小鎮生活。
雖然沒有直接參與演出,但引導式的敘述,讓小鎮在「活」起來前,觀眾就已經在腦海對小鎮有個畫面,然後這樣的想像畫面,結合舞台佈景,燈光,於是小鎮的一天,在舞台上「活」了起來。
第一幕,「淡水風光」,從一早的日常生活開始,那樣的場景讓我聯想到小時候生活在彰化鄉下外婆家的清晨,耳邊似乎還可以聽到雞啼聲,在劇中的一天是從陳媽呼喊小孩起床上學開始的,但我卻覺得如果由雞啼來破題的話或許更有一天的開始,活過來的感覺。
不過陽光緩緩照射入庭園,人物開始動作,開始一日的作息,正好是我們周遭的每一天,最熟悉的平凡一天的開始。
這樣的場景其實每天在我們身邊發生,但我們卻都沒有好好的來觀察這樣的一天,就算時代不同,氛圍不同,你可能是在吵嘈的車聲中,空氣污染的都市中醒來開始一天,但這樣的一天,卻是我們的生活。
第一幕的一開始,看完戲的現在回想,原來已經點出整部戲的主軸。
隨著舞台監督曹啟泰的介紹,相關人物一個一個出場,加上逗趣的時空操弄,讓平凡的第一幕不會太平淡沒有起伏,反而讓觀眾慢慢融入小鎮的生活,慢慢親近每個角色。
或許有些人無法感受這第一幕的許多景像,畢竟這樣的環境隨著現代化已越來越少見,但我腦海中浮現的畫面,卻是自己曾住過的許多地方的情景。
我常提起大陸作家莫言在書上寫過的一段話,他提到寫故事的題材,最簡單的題材就是自己生長的土地,那是屬於自身的感受,自身的故事。
就算是在大馬路旁被車聲吵醒的早晨,就算是在板橋假日被隔壁住戶超大聲的卡拉ok聲吵醒,就算是這些當時覺得如此烏煙瘴氣的生活,在成為回憶的一部分的現在,竟也有些許懷念。
當然,我也懷念,孩提時被雞啼聲吵醒,被一群鵝在三合院的庭院追著跑的情景。
相較於鄉村畫面,我們較容易產生羡慕感的原因,往往只是因為這些畫面正逐漸失去,而忽略珍惜自己現在生活的畫面。
第二幕,「小鎮姻緣」,描寫男女主角從青梅竹馬到最後相守的故事。我很喜歡有一幕陳少威(李沛旭飾)在二樓對著窗外唱歌(歌曲:靜夜星空),樓下場景是三位媽媽從唱詩班回家的畫面,那種畫面讓我聯想到孩提時跟鄰居還有住附近的同學,大家晚上相約一起走路去逛夜市的回憶。
同樣在月光下,同樣在安靜的路上,差別在我們的背景樂可能是某戶人家小孩練鋼琴的聲音,那一段走十幾分到夜市的路途,大人聊天,小孩跟著的情景,成為我回憶中難以忘懷的記憶畫面。
而現在,走五分鐘的路,我都懶到要騎機車出門,或許是少了那樣一起走路散步的同伴了。
第二幕是整部劇的重點戲,陳少威跟艾茉莉(蔡燦得飾)的戀愛情節,還有第一次牽手的那一幕,於是牽起了一生。
「一次牽手,就是一生的誓約」。
淡水小鎮簡介上的斗大標題。
每一幕的編排讓我聯想到寶島一村還有隔壁親家,第二幕大概就是等同那兩劇的第二代的發展,另外冰店在綠光的戲中似乎常出現,上次看的清明時節,冰店老闆是由吳念真導演自己演出,這一部的冰店老闆則是曹啟泰演出,雖然只有短短的出場,可是冰店老闆這角色,卻深刻在觀眾心中。
我喜歡吳導在清明時節那種「全部都知道什麼也不說只是邀喝酒的老闆」角色,也喜歡曹啟泰在淡水小鎮裡逗趣的台詞還有喜感的肢體演出,雖然都不是主要角色,可是又讓人感覺是整個劇中最點睛的存在。
然後,讓許多人落淚的第三幕。「再見淡水」。
進入第三幕,開頭就是墓園的情景,一列送葬隊伍。
一旁坐著幾位劇中的長輩,沒有表情。
舞台中間是踡伏著的茉莉。
然後經由茉莉跟母親的對話,才得知茉莉因為難產死亡了。
基本上我蠻喜歡這種轉折跟突兀點,上一幕還在歡樂的愛情及婚禮中,下一幕馬上要迎接的是死亡的衝擊。
這種手法對於衝擊觀眾情緒很有效,眼淚會不自覺的奪眶。
我想起寶島一村中,上一幕老消還在舞台背景踽踽而行的背影,下一幕已經過世的衝擊。
茉莉拜託舞台監督,讓她再回到過去某天,好好的結束對人世的眷戀。
那最平凡的一天,茉莉孩提生日的那天,一切的語調如此平凡,卻如此幸福。好好再渡過那一天,已經回不去的那天。
也是這部戲想告訴大家的,好好珍惜你的現在,這平凡的每一天,很有可能會是你在另一個世界時最留戀的時光。
我很喜歡這個隱喻,很切合我自己的個性,我常很自傲的說生平無大志,平平凡凡好好品味生活的日子才是我想要的;所以與其跟別人比來比去汲汲營營,我寧願好好的喝杯咖啡好好享受氣現在的空氣。
雖然第三幕讓許多觀眾落淚,不過不知道是不是我胃口被養大了,加上畢竟是有點超脫現實的(其實整部都超脫)劇情,比起寶島一村的許多濫情卻還是被影響情緒落淚的橋段,淡水小鎮的第三幕我其實有點出戲(沒想到我也用到這詞了)。
我不太確定是不是飾演茉莉的蔡燦得念台詞讓我覺得有點不自然,整部戲都是生活化的劇情,在那一段的台詞卻突然讓我感覺像是刻意在詠嘆什麼,反而沒那麼親近。
而且從得知茉莉難產過世後,我就一直想看到「還活著的人的反應」,然而這並不是第三幕的重點,一直到茉莉從過去再回到另一個世界,坐在那屬於自己的位置後,還活著的人只有茉莉的父親出現,也沒有特別有少威的情感流露。
雖然這並不是重點,的確不需要的片段,但對我而言,有這樣強烈的情感的呈現的話,或許更能讓大家反思珍惜現有的人們。
第三幕基本上是溫和的呈現情感,終幕時全部演員出場繞著中心的圓繞圈,最後定位在像個時鐘圖案的投影上,似乎隱喻著時間的流逝,每一刻都需要珍惜。
這邊我相信很多人都配服演員的走位精準,剛好就走到投影的位置定位,謝幕。
情緒不是很滿很滿的戲,也不是讓我會一再回想的戲,卻是符合小鎮風情的戲,我喜歡這種平實,這種台灣的人文,這種台灣味,我喜歡舞台監督引導觀眾的想像,構築起小鎮風光,回憶起戀愛的感覺,傳達這一劇想傳達的意境。
我喜歡用說故事的方式,縱然台上沒有那些景物,每個人的想像卻可以隨著引導而有各自的畫面躍然呈現。
不管哪一幕最讓你深刻,每一幕都極具意義,第一幕的小鎮風光,也是你的生活環境,縱然時間空間不一樣,留在你心裡的情感印象卻是同樣的;第二幕的小鎮姻緣,一次牽手,一生的誓約,你是否想起了曾經的承諾,是否堅守著?第三幕死後的世界,最想回到過去的哪一天,是像第一幕的平凡一天,第二幕的一次牽手一生誓約?還是孩提因著生日蛋糕歡樂的那一天?不管是哪一天,這個當下,我們都該好好珍惜。
最近台灣發生許多災難,寫文的這天我也才剛經歷一場車禍。意外突然變得離我們很近,更提醒我們要好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珍惜身邊的人,現在的每日平凡甚至你覺得乏味不變的每一天,或許會是你最想重現的一天。
這讓我想到,「少年Pi的奇幻漂流」電影的那句話:[我們總是沒有好好的說再見]
一直以來,對於某些分離,我總是希望能好好的說再見。
朋友總是無所謂,總是覺得會再相見,然而人世很無常,不見得是因為生死,往往是因為人與人,甚至距離,無法再見。
因為生命中已經有些人,有可能此生不會再見面,所以我很重視每一次的相聚。
甚至是分手的情人,有時我也會想起,最後的最後,我們是否有好好的說再見?
===================
一陣大雨剛剛下過 從那寂靜的天空
向地上照下星光 照下無限神秘星光
四處無聲黑夜森森 萬物睡在無言中
滿空星座放出青光 說出人們永遠的夢
<<淡水小鎮配樂.靜夜星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