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並不懂攝影
這不是疑問句,不是像「我不太懂」這種留有空間的敘述句。
而是絕對值的肯定句。
我不懂。
我無法從許多張照片中感受到這照片拍得多好,技術多高,構圖多棒。
我甚至不懂許多人按讚的照片美感在哪。
尤其我最不懂的是為什麼每一張照片都要露胸來說明的那種。
所以我不懂攝影。
雖然如此,偶爾遇到攝影展,還是會裝氣質的去走走。
走走,走馬看花,然後其實感受不到什麼。
就算有一點點攝影學的基礎,但我每次看攝影展時,卻還是無法感受到什麼。
天資駑鈍吧,我想。
我可以感受到一張照片很漂亮,人物很美,這些被拍的景物人物就已經很美的照片,只是經由相機或加工的呈現,這樣的表面我感受得到。
我指的無法感受到什麼,是指故事性。
我喜歡的,是有故事性的作品。
直到看了小芳的攝影展,我才真的覺得這才是我想要看的攝影展。
於是忍不住在壓了一堆文字沒寫的情況下,先寫了這篇感想。
是一種記錄,記錄一種共鳴與感動。
=============================
幾年前FB剛開始盛行時,帶動了許多個人粉絲團。
不管是SG、網路名人、部落客......都在這個平台上得到許多粉絲(跟隨者)。
加上幾乎人手一台相機,於是突然冒出了許多素人攝影師。
其中很吸睛的,是女性攝影師也變多了。
小芳跟另一位劉晴天,就是我一開始追蹤的女攝影師。
無可否認,女攝影師加上又是大正妹這點,是吸引我的原因之一。
但長期看了許多人的作品下來,女攝影師真的比男攝影師多了許多細膩。
(咦?你不是說你不懂攝影?那你在細膩個屁!)
我是不懂,就連我這樣的不懂還可以感受到那份細膩及照片呈現的氛圍,這才是我喜歡的作品。
我一直認為,最令人感動跟共鳴的作品,是不需要任何知識不需任何語言就可以感受到的。
而在女攝影師的作品中,我尤其容易接收到這樣的氛圍。
雖然如此,依我懶惰的個性,要專程北上去看一個攝影展,基本上還是不可能的。
這次之所以會專程去看小芳的攝影展,是因為她這次展出的系列「人.之初」,是當時在粉絲團發表時我就很喜歡的系列。
作品用一種「撕裂」,來營造一種衝突的狀態,呈現出角色與他人外在認知不同的一面。
內心的一面。
當時看到這系列,真的有驚豔的感覺。
加上每幅作品的小芳加上的文字,都可以讓人感受到照片想傳達的故事。
如同小芳在開幕時說的,她想要作品與人產生共鳴,所以作品的故事都是角色自身的故事,貼近大家的生活的。
照片是MD本身的心態呈現,也可能是你我的故事。
=====================
拍照對你而言,是怎樣的一件事?
照片對妳而言,又是怎樣的意義的存在?
我常常很想拿這樣的問句,去問那些手上拿著單眼的人們。
身邊不少攝影朋友,也常三不五時要挖坑給我跳要我加入他們的行列,可是一來沒時間,二來我只拍興趣,三來我只想拍人。
而且我只想拍女朋友,「只拍」女朋友。
人像練習的對象,只想要是女朋友。
因為一直沒有女朋友可以拍,所以我也就沒跳入單眼相機的坑。
DC跟現在的微單就很自得其樂。
這種心態大概就像有人會為了拍自己剛出生的小孩買單眼一樣吧。
=============================
當天到達松菸的展場時,還沒正式開幕。
我還在外面走廊看著不知道為什麼長頸鹿會出現在門口時,剛好撞見走出來的小芳。
(後來得知門口的長頸鹿跟裡面我也很好奇為什麼會出現的馬,是小芳朋友用紙箱一類做成的裝置藝術,剛好拿過來裝飾,為展出增添一點活潑可愛的氣息)
第一次見面,果然是大美人!而且我認得出來(廢話)。
倒是小芳跟我打招呼時有嚇了我一跳,當下心裡的OS是(真的知道我是誰嗎?)
這個OS在上周看馬克的舞台劇後跟他要簽名合照時也出現過,馬克真的知道我是誰嗎?
最後印證她們是真的認得的,不得不說,謝謝妳你們這樣的「知道」。
因為兩點才正式開幕,我一點多就到,小芳要我先進去逛逛。
一進展覽空間,就被一堆飄在天花板的氣球所吸引。
每顆氣球都垂吊著一條銀色鍛帶(應該是),讓整個空間很有派對的感覺。
入口處的大幅照片,是人.之初的代表作品,當初我一看就很喜歡的一張。
MD身上的衣服(?)真的很美,也很讓我好奇,更讓人驚豔的是中間撕裂原本漂亮自信的照片後,看到MD的內在其實缺乏自信,流著淚擔心著所呈現的極度不安。
招待處上擺放著小芳的攝影作品集,還有許多作品小卡,另外就是給訪客簽名的留言本。
因為還沒開幕,那些作品小卡,我完全不敢亂動,結果直到我離開,我還真的沒有動過小卡。
展場空間由中間牆壁畫分成兩個區域,兩側牆上掛著的就是這次的展出作品。
為了達到小芳心中想要的感覺,開幕的前一天她還到處借水平儀,還把原本是白色的牆壁想辦法變成了黑色,為的就是呈現出質感,讓作品有最完美的呈現。
而結果也的確很好,如果是原本白色的牆壁,加上作品上的燈光,白色反射後,或許就無法有效的突顯出作品本身。
另一邊的空間,第一天開幕時備有茶點,整個就像是茶會般讓大家自在的觀覽;另外有一面投影牆,持續的播放著「人.之初」拍攝時的側錄影片,這一區也許多人駐足,我就來來回回看了好幾次。
等候開幕的時候,好幾次我想拿相機起來記錄。
可是覺得不小總心拍到作品的話,好像會侵犯了什麼,於是最後才發現這次看展,唯一的照片是跟小芳的合照。
其實那也就夠了(無誤)。
第一天的重頭戲是小芳的開幕致詞。配合著投影,從她自身介紹說起,簡介了她這次作品的創作理念,再針對每一張展出作品背後的故事說明,還說了許多拍攝時的趣事及辛苦,以及用心。
這些故事,是單純看作品時所不知道的,而開幕的這段介紹,也是讓我事後一直回味不已的一段。
以前看攝影展,很少搭配語音導覽,通常都只有經過文字的說明來得知照片的故事,於是共鳴不大,感受不多。
小芳的攝影展,搭配了開幕的簡介,讓人更了解每個作品想呈現的故事,也讓作品變得更令人熟悉,好似更有溫度了一些。
我喜歡小芳的攝影態度,她說她不排斥模仿,任何才能都是由模仿開始的,所以她不介意被模仿,她還想分享她的技術她的想法,她的態度,讓更多人都能在攝影中找到自己的樂趣。
從小開始,我就一直很有自信在模仿這件事,有點類似一些需要臨摹的才能,不管是書法還是畫畫,甚至後來的專業才能,我都是從模仿別人開始,所以小芳說到對於模仿的想法時,我忍不住點頭戚戚。
免不了的,身為五迷的小芳,在解說中就硬是要置入一下五月天,小芳提到五月天的「第二人生」,每個人都可以有第二人生的選擇,選擇去面對內心的那個自己,那個跟外在形象職業不一樣的自己。
你是否有拋開一切去追尋那個內心自己真正想追尋事物的勇氣?
聽完小芳的介紹,我又重新看了每幅作品,似乎感受了一些新的情緒。
當天到現場的人很多,看到很多眼熟的面孔,網路人氣很高的攝影師、MD等。
不過我完全認不出誰是誰~~~連照片本人就在站我旁邊我也不知道。
我果然很不會認人......
自己在松菸逛了逛,然後一些看展的感受慢慢發酵,於是繞了一圈,就又繞回展場重新看了作品。
剛好人潮較少了,小芳比較有空,於是跟她聊了一下,才發現她的眼睛有著不少血絲。
完全免費的攝影展,一定燒了不少錢,而且也付出了不少心力,但是像是一種一直努力的東西的成果一樣,那種心中的滿足在小芳的臉上完全可以感受得到。
========================================
回家後,對於小芳的開幕介紹一直念念不忘,總覺得如果能在每個作品旁加上她開幕簡介的段落影片或文字說明,可以讓觀看者更加了解作品本身。
而且小芳的介紹真的太精彩,沒有加上去實在太可惜,不過這也讓我想到之前看攝影展之所以走馬看花,或許是因為沒有聽語音導覽的原因。
當聽過攝影者創作的理念後,再看作品,會多了許多感受,然後會看到許多原本沒看到的地方。
包括笑容下的缺乏自信/刀上的火焰/膠帶綑住的生活/凍彈不得/心中的夢想/宅男的那一面/ ……
大家都知道,我很喜歡逆光飛翔這電影,尤其是電影的那句話:
「如果對喜歡的事情沒法放棄,就要更努力讓別人看見自己的存在。」
小芳對攝影態度,生活美學的呈現,都讓我聯想到這句話。
於是會反思自己,我所較擅長的,是文字這部分;文字的缺點是,沒辦法用圖象呈現,要產生視覺的衝擊比較困難,也比直接的圖象要讓人引起共鳴需要更花一點力氣。
但隱藏的故事性呈現,我想會是文字優於照片的地方。
很難得的,第一次看攝影展會有這麼多感受。
而這也才是我想看的展,所以很值得。
11/30號還有講座(要先報名),如果你在台北,或剛好在台北,別忘了去看看這個展,感受一下小芳的生活美學。
然後我一定要再說一下,松菸其實真的很適合放空啊,忍不住就會看著天空發呆起來.....
======================
本網誌照片許多是由粉絲頁下載,經戴群芳同意使用,如果有用到他人的照片,煩請告知我再撤下。
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beautyfong1023?pnref=about.overview
展出資訊:
展期 【2014/11/22~11/30】AM10~PM18 開放免費參觀。
地點: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松山文創園區133號合作社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