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借用Anita的msn狀態,我實在想不出更貼切的形容,來為我接下來想寫的東西下標題。
很久之前,網路平台開始流行時,常要寫一些個人資料。
其中「最討厭的事物」這個項目,我往往是填上「自以為是的人」。
這麼多年過去,對於同樣的項目,我卻沒那麼有勇氣填下同樣的字句。
很多時候,最自以為是的人,往往是我們自己……
###############
Cara很久前曾對我說過,這麼多年過去了,我還是一樣,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堅持,自己的固執。
自己的自以為是。
那時,我很認真的思考這個問題。
在不知不覺時,我變成了我最討厭的人嗎?
後來詢問了幾個朋友,他們卻又希望我能保持這樣的「不變」。
我仍然有自己的做法,自己的觀點,有時是較辛苦的路,卻比一般人有勇氣些。
於是,我很放肆的,有恃無恐的,依然故我。
然後,又在不知不覺的時候,我從原本的「有自己的想法」變得更接近「自以為是」。
這是我前陣子的反省,讓我很慚愧的反省。
原來我會依恃著反正自己的想法跟一般人不同,於是對人預設立場。
我卻忽略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思想體。
不是每個人都接近於「一般標準」這條水平線的,也有人跟我一樣,某方面處於離這條線很遠的位置。
況且在不同的世界或環境時,這條基準線,又有不同的釋義。
我以為的,往往不是我以為的。
############################
人與人的交往,往往就只是因為這樣的一個點,於是就錯過了。
有時你想表達的,並不是對方所想像的;
有時對方的意思,並不是你所想像的。
許多字句都瞹昧不明隱晦不清,於是留著許多空間。
有空間,才美。
屁!
我發現自己有時會讓人產生說詞反覆的感覺。
的確自己無法否認的是,對於不同人,不同事物,不同狀況下,我會有不同的處理態度。
容易把自己陷入「失去自己」的狀態。
於是卑微,換不到親近。
於是堅持,換不到尊重。
總會有這樣頻率的人,你說什麼他都已經認定你的一切。
用一些外在的顯象,或過去的經驗,甚至自己的刻板印象,來以為你的一切。
會造成這樣其實是咎由自取,因為自己的懶得辯解,或者自己的不像自己,造成一個自己都不認識的自己,存在別人的看法中。
於是最後,只能不要說話……
你知道嗎?很多時候,你以為的,往往不是你以為的。
但已經無從解釋,無從辯解。
我常說著,反正不差一個朋友,不差一個不了解你的人。
懂也好,不懂也罷。
兩個人的頻率,向著不同的方向,不斷遠去,漸行漸遠,無力挽回。
於是只能可惜……
###################
於是只能可惜
對於人與人的交往,很多最後,只能可惜。
如果對方只是坐錯位置的人,起身罷了。
很想說得這麼淡然,但其實還是會難過,會心有不甘。
人與人之間,為什麼就不能清楚的知道對方的模式,知道對方的想法。
知道那些隱含在字句下未說出的,或者就只是字句不代表其他用意的。
哪些是真實,哪些是暗示,哪些是故意的,哪些是無意的。
為了接近對方多一些,你自以為的,努力去判別這些,然後。
沒有然後……
懂也好,不懂也好,猜測與不猜測,都造成誤解。
我不是如你所以為的,你也不是我所以為的。
不重要的人,就繼續以為吧。
至於重視的人……
可不可以不要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