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相簿連結:http://picasaweb.google.com.tw/feather0925/aRVSkH
天氣冷的時候,你會想念一種溫暖的擁抱。
那種擁抱不僅是身體與身體間的溫度,還包含身體內部的,很深,很深的。
一種由外而內,再由內而外產生的……
只是有時候,你知道怎麼取得這種溫暖,卻也知道這種溫暖會導致的後果。
於是寧願承受寂寞的寒冷,而不眷戀。
究竟有幾個人看得出來,我現在寫的文字,有很多其他涵義。
包括一些可能是色情的成分。
#############################
第六天:
最後一天在總部受訓。
沿路上像是想好好記下這幾天的一切,刻意放慢了腳步。
如同我在台北街頭漫步時,與周遭人群格格不入的姿態。
要融入人群,其實比獨立於人群中容易多了。
你只要跟大家做一樣的事就好。
可惜我就是不想。
到香港總部受訓,我一開始的定位,就不是放在能學到什麼。
產品面的東西,事實上我們都已經熟悉。
所以一開始,我就把自己的目標放在學習總部工程師的處理流程,還有對這個產品的更進一步了解。
產品面的弱點或許不足,公司資源充足,總公司態度正確,都是可以讓人充滿信心的。
五天下來,不得不說的是,我一直感受到一股自大的態度。
不管什麼問題,總公司都讓人感到是以「自我」為出發點。
反過來要我們建議客戶,或要求客戶怎麼做……
當然每個制式化的產品可以這麼說,總是有產品效能或使用上的限制。
問題是我們在不夠標準化的情況下,又會遇到一些限制,這讓代理商很左右為難。
代理商下的工程師,更是焦頭爛額,每個人要揹負十八般武藝。
好處是工程師會學很多東西,比其他家只會操作產品設定的工程師底子都好很多。
壞處是遇到很簡單的問題排解時也要小心除錯,不像其他產品只要一個設定改一下就好。
所以除錯變很重要,除非你已經熟到每個項次都馬上知道從哪設定。
很可惜的,我這個人最討厭背這種東西,我只要知道在哪邊可以查到我想要的東西就好,那些我覺得不需要死背的東西。
最後一天受訓,下午才開始考試。
每組兩小時,由第一組先考試,另一組先在會議室準備,若有產品上的問題可以跟工程師討論。
考試時間開始時,環境還沒準備好,而且竟然是由總部的總工程師監考,考題一定很有深度。
昨天我們練習半天的簡單架構根本無關。
感覺像是故意耍我們一樣,我心裡出現昨天那個胖子講師的得意笑容。
延誤了近半小時,第一組才開始考試。這一考,考了快三小時,等到考完時,離總部下班時間剩不到兩小時。
每個人出來臉色都不是很好看,我覺得第一組底子最好的韓國工程師,還跟我說了一句:「very hard…」
然後完全不眷戀,落寞的離去。
然後,又是半小時過去,準備第二組的環境。
等到第二組正式開始時,離總部的下班時間剩一小時多。
我跟大陸工程師互相苦笑著,這下可能要考到七八點了。
考題有點出乎我有意料,不僅僅是基本的架構設定,主要是除錯的部份,甚至還有些陷阱題。
分AB兩部份,A部分只有半小時,不管有沒有排除,都要進行B部分,或拿B部分的時間來排除。
這時,狀況發生了。
首先是我連不到設備,用console雖然可以,但是一些設定及更新是需要經由網路的。
查了半天,發現switch有問題,重啟了一次,還是不通,這次改換了一條網路線,終於沒問題。
總部工程師也趕緊來幫我換線,但我心裡卻想:
這不是剛才準備考試環境時就該準備好的嗎?
這一折騰,已經快半小時。
別忘了,A部分只有半小時時間。
所以在大家已經寫完A部分時,我才準備作答,就算再多給大家十五分鐘,我整個情緒已經受影響。
我只能說服自己,畢竟這也是狀況排除的一部分,平常也有可能會遇到的。
只是平時並沒有時間限制。
B部分則是許多許多問題,我稍微先瀏覽一下,這在兩小時該排除不完吧。
有點出乎我意外的出題,有些刁鑽機車還有陷阱題,與其說是考會不會,更讓我覺得像是在跟我說著:
「看吧,我們產品不是那麼簡單的東西的」
英文考題,會比中文理解慢了一些,再來很多題在有限的時間,都是要一看題目就知道去哪邊調整設定,沒有時間讓你去確認。
難怪第一組做了快三小時。
就在我做了才三分之一時,講師宣佈時間剩最後十分鐘。
(什麼?不是才做答了一小時多嗎?)
雖然已經早過了總部的下班時間,總部的員工只剩監考的工程師,但至少要讓我們考兩小時吧。
事實上,這時我已經很不滿。
於是最後,時間到時,我也不再做太大的掙扎。
如果是以刁難為目的,這樣的受訓測驗,事實上我想也意義不大。
雖然如此,我還是希望同事能考過。
但他考完似乎也沒什麼信心,於是我終於知道為什麼第一組考完都急著離開總部了。
當天晚上,依我的個性應該好好的享受這在香港的最後一夜的,但我們卻只是落寞的留在酒店房間裡。
檢視了這次受訓,我思考自己得到了什麼。
一些額外的知識,產品進一步的了解,我想最多的,反而是總部面對事情的態度。
我不知道之前幾年類似的受訓做過幾次,但從開始的告知,學員用餐的準備,環境的準備,講課的內容,整個流程都很隨性。
也就是很沒規畫。
比起來我們台灣總代理還有制度多了。
所以我才說,我一直感受到總部有一股把自己列為高高在上的感覺,要大家遵循他們的方式。
就算這次受訓過了,又證明什麼呢?
我很會用這個產品,而且其他產品完全跟我們不一樣!
好吧,我也承認這是我安慰自己的藉口,只是也還是客觀的。
隔天,中午的飛機回台灣。
我換的港幣終於見底,於是這天的開銷改用同事支出。
同事的個性很奇怪,在言語上總是會說著考慮別人的感受,但只是「說著」,事實上我常覺得他沒有顧慮到。
加上不習慣自己做決定,所以都會一直跟在我後面。
這點在搭手扶梯時就會造成,我在前面上樓後,因為不知道接下來往哪走,所以會先往前一步往旁邊站,怕擋住後面手扶梯上來的人。
我說了,他都跟在我後面。
所以我往前一步,往旁邊站,他就剛好擋住手扶梯上來的這一步,站在我後面,等著我接下來要往哪走。
同事不是瘦子。
結果就一直擋到後面的人,這樣的情況發生很多次。
我真的很想跟他說,你就不能往前走幾步不要擋到人,一定要跟在我後面嗎?
在機場找早餐店時,我們看著地圖尋找。我指著其中一家店提議在那用餐,同事也同意,然後在我還看著地圖時,同事說那家店在二樓。
「二樓?可是我看的感覺像在一樓。」
「對啊二樓,這個手扶梯上去的位置就是了」
「哦好吧,那就上去吧」
反正我也不想多說,或許他很有信心吧,於是搭手扶梯往上。
就在一半時,我看到那家店了,是在手扶梯旁沒錯,只是是在一樓……
我還是沒說什麼,反正這是他難得的決定,而且我身上沒錢了,由他作主。
上到二樓,只有兩家店,什麼也沒有,空盪盪。
「好像不在這耶,那現在呢?」
「我不知道,看你啊」
(E04!)
我真的差點罵出來,不是你說要上來的嗎?現在又看我了?
他真的是愛發表意見又不敢承擔決定的典型……
我頭也不回的,下樓,直接走到那家店。
「咦?原來在一樓哦!」
我剛才就說了……
回程是坐商務艙,我們終於如願以償到貴賓室候機。
貴賓室比我想像的還平凡,充其量也只不過有食物,有飲料,有沙發椅。
對我都構不成吸引力的東西。
倒是遇到一個穿著很時尚的男性,讓我多看了一眼,但戴著帽子,看不到長怎樣。
登機後,商務艙的座位也沒有大多少。
或許是跟機型有關吧,我們來香港時的座位感覺跟商務艙座位差不多。
此時在貴賓室遇到的男性也登機了,脫下帽子時,我才發現原來是歌手品冠。
本人比較黝黑,也難怪穿著是會讓我多看一眼。
不過他還沒坐下,就要求換到後面較隱密的位置,於是錯過讓我去跟他要簽名的機會。
事實上,商務艙也沒什麼特別。
餐點看起來很好吃,但我沒吃,我只喝香檳。
倒是同事吃了兩份早餐在貴賓室又吃了一些東西連飛機餐也沒錯過讓我很佩服。
一回到桃園機場,同事突然果斷了起來。
想搭什麼交通工具,坐什麼接駁車也都不再拖拉。
而我只想趕快「自己」回家。
於是找了個藉口,可能在桃園多待一會,跟同事分道揚鏢。
事實上我是坐他下一班高鐵回家的。
一個星期的香港行,於是結束。
受訓結果在我們回台灣後一星期也得知。
同事有過,我沒過。
我鬆了一口氣,幸好他有過。
我並不覺得這張證書的實際意義在哪,因為對於轉職或現在職務也沒什麼幫助。
但畢竟公司也提供這樣的資源讓你們去總部受訓,總得有一些收穫。
對我而言,最大的收穫是感受到總部的處理事情態度吧。
至於課程內容,說真的由我們老大來講課我還覺得學到的才會是我想要的。
又一星期,總部的內部網站上也公告了相關受訓的流程。
不公告還好,一公告讓我發現原來這是他一直沒說明的部分。
所以這樣的受訓機制並不像我一開始以為是,辦了好幾年了嗎?
難怪一切資訊都不夠透明,流程也不夠有規畫性。
受訓回來,有些想法上的改變。
前一年或許是什麼都不懂,所以可以全部吸收。
現在卻除了吸收,也開始思考怎麼做比較好,不管是產品面或對客戶面的。
雖然這次受訓,有很多是負面的情緒。
但反而讓我在工作上,卻又開始有熱情了些。
至於那張證書,哈!有人有過就好……